饶阳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、衡水市北部,地处华北平原中部的滹沱河两岸。饶阳北临沧州市肃宁县和保定市蠡县,西连安平县,东接武强县及沧州市献县,南接深州市,县境四周共与6个县接壤。是衡水进出京津的“北大门”“桥头堡”。饶阳历史底蕴深厚。饶阳区位交通优越。饶阳生态环境优美。饶阳特色产业突出。先后获得“国家级生态示范区”“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县”“全国蔬菜标准园创建县”“河北省园林县城”“河北省洁净城市”“河北省森林城市”“河北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”等称号。
历史沿革
唐尧之世,禹平洪水之后,分天下为九州,时饶阳属冀州域。虞舜之际,分天下为十二州,时冀州分出并州和幽州。饶阳属并州。
夏商两代,幽、并二州又合为冀州。饶阳又属冀州。
周灭商之后,从冀州又分出幽、并二州,饶阳复属并州。
春秋时期,饶阳属齐国。齐桓公(公元前685一公元前643年)封匡合以饶,是饶地分封之始。战国时代,饶阳属赵国。赵悼襄王六年(公元前239年)封长安君以饶。张守节曰:即饶阳是也。秦并六国,把全国分成三十六郡。时饶阳属钜鹿郡。
西汉初设饶阳县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云:“涿郡属有饶阳县。”为饶阳县名首见于史。西汉初,饶阳县南部为乐乡县,治所在今小堤村南,县境包括今饶阳南部、深州市北部一带。东汉初乐乡县并入饶阳,时饶阳县境辽阔,包括今蠡县南部、深州市北部地区。
隋开皇十六年(596),析饶阳置芜蒌县,其治所在今饶阳旧城区,县境为今饶阳中北部地区。隋大业元年(605),芜蒌县并入饶阳。
唐武德四年(621),芜蒌县再次析出。唐贞观元年(627)复入饶阳。时饶阳县境北至今蠡县南部,南至今深州市北。唐开元元年(713),析饶阳、鹿城(今石家庄市鹿泉区)县城置陆泽县(今深州市)。从此,饶阳方圆不过六七十里。
五代十国时期,饶阳先后被梁、晋、汉、周所据。梁末帝龙德二年(922年),饶阳属晋。时饶阳归成德军深州。晋高祖天福七年(943年)改属顺国军。晋出帝天福六年(947年)仍属成德军。
宋朝初年,废军制为州、县制,饶阳属河北道西路深州。靖康元年(1126年)饶阳入于金,属河北东路深州。
元太祖十九年(1224年)废深州,饶阳改属南平州(安平升为南平州)。太宗七年(1235年)废南平州,饶阳属河间帅府深州。中统二年(1261年)饶阳属真定路晋州。
明代,饶阳属真定府晋州。
清代,从顺治到雍正元年的79年间,饶阳属直隶省真定府晋州。雍正二年(1724年)升深州为直隶州,下辖武强、安平、饶阳三县。清乾隆十四年(1749年),饶境东西宽45里,南北长52里。
1912年饶阳属直隶省深州。
1913年2月,府、州皆改为县,饶阳县属直隶省范阳道。次年范阳道改为保定道,饶阳属之。
1928年6月28日,改直隶省为河北省。饶阳隶属河北省。
1937年,饶阳属河北省第六督察区。
1938年5月,饶阳属冀中行政公署管辖。9月,属冀中行政公署第一督察专员公署。1939年,饶阳属冀中行政公署第一专区。
1940年8月,饶阳属冀中行署第九专区。
1942年“五一”大扫荡后,日寇实行堡垒战术,曾扩大到二十二个据点,除县城和圣水外,还有李岗、东张岗、大官亭、吕汉,大尹村、西支沃、马长屯、田庄、北韩村、小堤、大送驾庄、张各庄、史村(注:一九五四年归入深县)、杨各庄、沃地、屯里、西韩合、合束、留楚、豆店等村,均住有日伪军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,饶阳县人民前仆后继,同日本侵略者展开了英勇斗争。
1944年6月,饶阳属冀中行署第八专区。
1945年5月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,饶阳县解放。
1946年5月,饶阳属冀中行署第九专区。
1949年8月1日,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,饶阳属河北省定县专区。
1954年4月24日,定县专区撤销,饶阳属石家庄专区。
1958年3月,饶阳划归沧县专区,同年4月28日,撤销沧县专区,饶阳属天津专区。同
年12月20日,撤销饶阳县制并入献县,献县改属天津市。
1960年2月27日至3月2日,原饶阳县辖域除留楚片(包括今留楚乡、合方工委)仍属献县外,其他并入深县(今深州市),属石家庄专区。
1961年4月至7月,饶阳(包括划属献县部)全部划归安平县,属石家庄专区。当时民谣说:献县扬头场,深县落落扬,安平砸葛脑,剩下归饶阳。
1962年1月,饶阳县恢复建制,仍属石家庄专区。1962年6月,置衡水专区,饶阳改属衡水专区。
1996年,衡水撤地建市,饶阳属衡水市至今。
行政区划
明清时期的行政区划:明代实行里社制度。洪武初全县编户15里。明永乐五年(1407年),以户口繁庶,又迁山西移民入籍,增编4里,共计19里。清承明制,仍为里社制度。县城为坊市;东北有芜蒌社、龙门社、固城社、雍熙社;东南有丹桂社、正节社、孝行社、崇教社、崔村社;西南有善保社、杨家庄社、韩村社、饶城社、新庄社;西北有张平社、西城社、清流社、隆平社。社下有村。全县有189个村。
民国时期的行政区划:1931年,全县分为175个乡,辖有221个村。1931年至1937年,全县分为4个警区、辖4个镇(县城、小堤、大官厅、留楚)、25个乡、206个村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行政区划;初期,行政区划变动频繁,几年一换,甚至一年几变。
1949年10月1日,全县设10个区。一区驻县城,二区驻南善,三区驻孟岗,四区驻小堤,五区驻官佐,六区驻留楚,七区驻大尹村,八区驻南京堂,九区驻堤下,十区驻合我。
1950年1月,为补充因南下北上出现的干部短缺,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,全县由原来的10个区改为6个。同年5月,又由6个区调整为4个。
1953年6月,根据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划乡工作的决议,将全县4个区的192个行政村划为61个乡。
第一区辖苌留吾、北师钦、东草芦、西支沃、罗屯、官佐、张铺、思吉村、菜园、城关、王同岳、大齐、朱池、杨池、胜利,共15个乡;
第二区辖留楚、豆店、北空城、大邵村、影林、许张保、南善、东赵市、西韩合、西段村、东九吉,共11个乡;
第三区辖孟岗、东张岗、大官亭、大宫殿、范娄李、大尹村、(东西)刘庄、歧河(东、西、北3个歧河)、何娄庄、西张岗、李岗、张村、北流满、大何庄,共14个乡;
第四区辖小堤、大曹庄、耿口j西沿湾、邹村、北官庄、西里满、南京堂、五公、宋桥、北韩村、桑园、大送驾庄、王屯、郭村、辛庄、引各庄、范苑村、张各庄、马长电、北史村,共21个乡。
1956年11月底,又由61个乡划为21个乡,撤销区级建制(1956年7月开始),分为县、乡、村三级政权。1958年3月,全县划为16个乡,分别为城关、北师钦、牛村、徐同岳、小堤、五公、东里满、南京堂、东张岗、寺岗、前铺、大尹村、留楚、西尹村、北善、西韩合。1958年9月,全县划为4个人民公社,分别为红旗(后改为五公人民公社)、红光(后改为城关人民公社)、红星(后改为大官亭人民公社)、钢铁(后改为合方人民公社)。
1962年1月,全县分为13个人民公社,分别为城关、王同岳、牛村、南京堂、五公、留楚、合方、屯里、大官亭、大尹村、东张岗、寺岗、北流满。
1966年4月,五公人民公社分为五公、小堤、东里满、南善4个人民公社。
至1983年底,全县一直分为16个人民公社,197个大队,201个自然村。县人民政府驻城关自然镇建新街。包括城关公社、王同岳公社、南京堂公社、牛村公社、大官亭公社、寺岗公社、大尹村公社、东张岗公社、五公公社、南善公社、小堤公社、东里满公社、留楚公社、北流满公社、合方公社、屯里公社。
1984年1月1日,改公社为乡,改大队为村。全县分为3个镇、13个乡,辖197个行政村,(201个自然村),直至1995年。
1996年,全县合乡并镇后,饶阳县由原来的3镇13乡并为3镇4乡。3镇仍为饶阳镇、尹村镇、五公镇。4乡为官亭、同岳、里满、留楚乡,将原来的寺岗乡、张岗乡并入官厅乡,牛村乡并入饶阳镇,小堤乡并入里满乡,京堂乡并入同岳乡,南善乡并入五公镇,合方乡、屯里乡并入留楚乡,流满乡并入尹村镇。
2002年,为便于管理合方片事务,县委决定成立合方工委,下辖原合方乡所属村。
2007年,官亭乡升级为大官亭镇。
2011年,从饶阳镇划拨6村成立经济开发区。
2018年,王同岳乡升级为王同岳镇,合方工委撤销,所辖村划归留楚乡。至此,全县为5个镇、2个乡,1个经济开发区,共辖197个行政村。
2020年,留楚乡撤乡设镇。
2021年1月,撤销东里满乡,设立东里满镇。
2021年底,饶阳县辖7个镇:饶阳镇、大尹村镇、五公镇、大官亭镇、王同岳镇、留楚镇、东里满镇。县政府驻人民西路51号。
2023年全县辖7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,197个行政村,总面积573平方公里,耕地55.8万亩,总人口30万。